Wednesday, 30 April 2014

Group Study

学生时代的我,和同学一起 group study 基本上分为几个模式。

辩论式
几个死党约好在一个地方 “讨论” 习题,由于各自有各自的见解,也因大家在长篇大论的课堂上吸收的不一样的部分… 后来演变成辩论… 不过没关系,我们彼此打开盲点,反正回家各做各的。

陪伴式
大家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 自己读自己的,互相不打扰… 一呆可以一整天… 偶尔每两个小时小休半个小时谈谈天、喝杯咖啡提提神,一起吃个午餐… 遇到小问题可以切磋一下,大问题就得去找讲师… 提供的是一起奋斗的力量,压力太大时彼此加油…
互教式
事前把职务分配好,选择自己的强项,可以专攻一整个科目或是指定的题目,然后自行温习… 过后约在一起,把自己的笔记及心得与大家分享… 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 

不管是以上的哪一个模式,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及大家的参与及给予… 绝不欢迎寄生虫…

但今天我看见我学生们的 group study 已经进化到另一种模式了… 当然以上三式仍然不断的被延续。而这种登峰造极的模式必须要有一个小老师,就是同学当中成绩最好的那位… 小老师将在一个地方开讲,那些害怕自己活不了的同学就会很踊跃的参与… 更夸张的还会找间空课室,方便桃李满天下的小老师写白板…

我对这个现象感到叹息… 当然,我必须承认,对于小老师来说是件好事,他可以温故知新… 那么其他人呢?他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呢?不明白为何不找讲师呢?为什么会搞得要考试前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在读些什么呢?为何不愿意花多一点时间靠自己去努力呢…不惭愧吗?……